logo

中国传统文化—清明节


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二字,乃天清地明之意。是日过后,气温升高,雨水渐丰,进入“种瓜点豆”的大好时节。清明之际,追思怀远过后,不妨到野外踏青走一走,舒畅情志,不负韶光。

【一候桐始华】

清明时节,桐花始盛开。

【二候田鼠化为鴽】

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,

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。

田鼠化为鴽,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。

【三候虹始见】

虹为阴阳交会之气,纯阴纯阳则无,

若云薄漏日,日穿雨影,则虹见。

清明本是纯粹的农事节气,由于“清明”、“寒食节”、“上巳节”三个节日日期相近,在宋元时期,终于形成一个宜祭祖扫墓为中心,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结合的节日,因而传统习俗众多。

【扫墓】

清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。在清明节当日,人们着素服,备酒馔及纸钱,前往先祖坟头,修剪杂草,清扫墓地,来慎重追远,寻根问源。

【踏青】

阳春三月,“逢春不游乐,但恐是痴人。”旧时人们踏青访春,洗濯祛病,留下许多“人面桃花”之类的趣话。莺歌燕舞的季节,换上一身轻便衣裳,出门闻花赏柳,冬日的沉闷也伴随着烟消云散了。

【植树】

农谚道:“清明前后,点瓜种豆”,“清明谷雨紧相连,浸种春耕莫迟延”。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光照也更为充足,正是春耕播种的好季节。

【插柳】

古时人们以清明、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,清明插柳是为驱鬼辟邪。宋元以后,人们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。柳条插土就活,插到哪里,活到哪里,年年插柳,处处成阴。插柳寄托了人们一年之始,万事欣欣向荣的好寓意。

【荡秋千】

秋千最早叫千秋,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,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、清明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。如今,秋千已成儿童专属但四季皆可玩耍的游戏了。

编后记

清明正值阳春时节,

  快抛开冬日的沉重,深吸一口气,

出门与和煦的春风暖阳撞个满怀吧!